送昭敏首座

君不见,鹫峰胜集,百万茫茫等闲过,坏衲之外皆清堕。 君又不见,熊岭孤运,岁月索索艰难生,深雪之中有一个。 宛转流落千余年,危分崄布空平阗。 弁龙蛇兮眼何正,擒虎兕兮机不全。 石窗四顾沧溟窄,寥寥不许白云白。 掣断金锁天麒麟,高举铁鞭击三百。 犹轻舍,争知也,别有七星光鬭射。 风前把欲赠行人,将报不平遶天下。

译文:

你没看见吗,当年鹫峰那场盛大的法会集会,上百万的人稀里糊涂地就那么过去了,除了那些穿着破旧僧衣坚守修行的人,其余的都在清修之路上堕落了。 你又没看见吗,熊岭那孤高的修行者,在岁月中冷冷清清、艰难地生存着,在那深深的积雪里有这么一位坚守之人。 佛法辗转流传了一千多年,其间危险与困境重重,可表面却显得平静而拥挤。 那些人辨别龙蛇却眼神不正,想要擒拿虎兕可机谋又不周全。 修行者在石窗前环顾四周,觉得沧海都显得狭窄,心境寂寥,连洁白的云朵都不配存在于此般纯净的境界。 就像挣脱金锁的天上麒麟,要高高举起铁鞭狠狠地抽打三百下。 如此这般的境界都还轻易舍弃,又有谁能知晓呢,世间还有如同七星般闪耀、光芒能穿透星辰的修行境界。 在风里我想把这境界赠给远行之人,让他带着这力量去走遍天下,为世间的不平之事鸣不平。
关于作者
宋代释重显

释重显(九八○~一○五二),字隐之,俗姓李,号明觉大师,遂宁(今属四川)人。早年于益州普安寺出家,以释仁铣为师。出游荆渚间,又北游至复州,从北塔祚禅师学五年。真宗天禧中至灵隐(《三宝赞》自序),滞留数年,后主明州雪窦寺。仁宗皇祐四年卒,年七十三。有《祖英集》两卷、《瀑泉集》、《拈古集》各一卷。《禅林僧宝传》卷一一有传。 重显诗,据《四部丛刊续编》影印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祖英集》、《颂古集》为底本。《祖英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颂古集》校以元至正二年大明寺住持释海岛刊本(简称元刊本),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