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寒食

江南水国春光饶,清明上巳多招邀。 花阴连络青草岸,柳色掩映红栏桥。 歌调讴哑杂吴俗,髻鬟疏削传南朝。 谁怜北客归未去,楚魄湘魂惟暗消。

译文:

江南这片水乡之地,处处洋溢着明媚的春光。在清明和上巳这两个美好的节日里,人们相互邀约,一同游玩赏景。 花丛的阴影相互连接,一直蔓延到长满青草的河岸;嫩绿的柳色,隐隐约约地掩映着朱红色栏杆的桥梁。 耳边传来吴地特有的、带着些咿呀韵味的歌声,那是吴地风俗的体现;女子们发髻梳得疏朗细削,仿佛传承着南朝的时尚风格。 可是,又有谁能怜惜我这个北方来的游子,想回家却还未能成行呢?我心中满是如屈原、湘妃般的哀愁,只能在这异乡暗自消磨。
关于作者
宋代穆修

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