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南塔上方因寄庆昭师

杉松森森一径通,六年高院寄幽踪。 凉移峭壁秋深月,冷映长江雪后峰。 吟次夏云晴影薄,讲残春树翠阴浓。 四时嘉景真堪爱,曾伴支公数倚筇。

译文:

那一片杉树和松树密密麻麻地生长着,一条小径从中蜿蜒穿过。六年前,我就在这高耸的寺院里留下了自己清幽的踪迹。 到了深秋,清凉的月色从陡峭的石壁上缓缓移过;大雪过后,寒冷的山峰倒映在长江之中。 夏日吟诗的时候,晴朗天空中的云朵,影子显得那么淡薄;讲经结束,春日的树木已是翠绿成荫,十分浓郁。 这四季的美好景色真是让人喜爱啊!我曾经多次陪着像支公那样的高僧,拄着竹杖一起赏景呢。
关于作者
宋代释智圆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为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谥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著,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为底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