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聪上人悼梵天阇棃

讲院悲风动素帷,摇松难更见吾师。 尘生旧榻休开卷,月上秋轩罢赋诗。 真法自将传后学,清名谁为勒丰碑。 横经弟子怀高迹,共指龙华作后期。

译文:

在讲经的院落里,悲凉的风轻轻吹动着白色的帷幔,那摇动的松树沙沙作响,可我却再也见不到我的老师了。 老师曾经用过的旧榻上已经落满了灰尘,我再也没有心思打开书卷去研读;秋日的轩窗外,月亮缓缓升起,我也没有了赋诗的兴致。 老师所领悟的真正佛法,自然会传承给后世的学子,可是又有谁来为他那高洁的名声镌刻一座丰碑呢? 那些曾经在老师跟前横经听讲的弟子们,都深深怀念着老师高尚的事迹,大家一同约定,将龙华会作为日后再相聚的机缘,仿佛在那里还能追寻到老师的身影。
关于作者
宋代释智圆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为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谥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著,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为底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