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隐者

潺潺涧中水,不入贪夫耳。 茫茫陌上尘,不沾静者身。 静者贵寡欲,贪夫常患贫。 躁进陷邪佞,洁己废大伦。 况当文明时,草泽罗贤人。 行道尚中庸,蠖屈宜求伸。

译文:

那山涧里潺潺流淌的溪水,是不会流进贪婪之人耳朵里的。他们听不见这纯净自然的声音,对这份清幽毫无感知。 那道路上茫茫飞扬的尘土,也沾染不上内心宁静之人的身体。因为他们心有定力,能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内心宁静的人把减少欲望看得很宝贵,他们懂得知足,不被过多的物质欲望所左右。而贪婪的人却常常为贫穷而担忧,即使拥有很多,也还是觉得不够,永远无法满足。 那些急于求进、行事浮躁的人,很容易陷入奸邪谄媚的境地,被不良的人和事带偏。而那些只知道洁身自好的人,却可能废弃了一些重要的人伦道德,过于独善其身而忽略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何况现在正处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的时代,朝廷正在从民间广泛搜罗贤能的人才。 在践行道义的时候,最好秉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就像尺蠖一样,当它暂时弯曲身体时,是为了之后更好地伸展。有才能的人在适当的时候也应该抓住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
关于作者
宋代释智圆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为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谥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著,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为底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