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韩柳诗

退之排释氏,子厚多能仁。 韩柳既道同,好恶安得伦。 一斥一以赞,俱令儒道伸。 柳州碑曹溪,言释还儒淳。 吏部读墨子,谓墨与儒邻。 吾知墨兼爱,此释何疏亲。 许墨则许释,明若仰穹旻。 去就亦已异,其旨由来均。 后生学韩文,于释长狺狺。 未知韩子道,先学韩子嗔。 忘本以竞末,今古空劳神。

译文:

韩愈排斥佛教,柳宗元却多有亲善佛教之举。 韩愈和柳宗元既然在大道上是相同的,他们的喜好和厌恶怎么能这么不一样呢? 一个排斥佛教,一个赞赏佛教,但二者都让儒家之道得到了弘扬。 柳宗元为曹溪的寺庙撰写碑文,虽然说到了佛教,却也回归到了儒家的淳朴正道。 韩愈阅读《墨子》,认为墨家与儒家很接近。 我知道墨家主张兼爱,这和佛教的慈悲没有亲疏之分。 既然认可墨家,就应该认可佛教,这道理就像抬头仰望天空一样明白。 他们对待佛、墨的态度不同,但宗旨其实是一样的。 后世的人学习韩愈的文章,却一直对佛教恶语相向。 还不明白韩愈的思想主张,就先学会了韩愈的嗔怒。 忘记了根本而追逐细枝末节,从古到今都只是白白地耗费精神罢了。
关于作者
宋代释智圆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为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谥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著,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为底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