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张公奭庐墓有芝三本

此芝初无根,生自孝诚里。 孝哉本于诚,非缘利心起。 无芝非所怍,有芝非所喜。 不期芝有无,秀出乃如此。 养志勤色难,送终极哀毁。 既葬不忍归,结庐独留止。 孺慕秋复春,泪接九泉水。 比邻或未知,天已知之矣。 因芝示邦人,邦人争赞美。 会逢当路贤,荐此八行始。

译文:

这灵芝原本没有根,它生长在一片充满孝诚的地方。 孝顺啊,它根本源于内心的真诚,并非是出于功利之心才生发出来。 没有灵芝出现,不会让人感到惭愧;有灵芝出现,也不会让人过度欢喜。 原本就没期盼灵芝是有还是无,可它却如此出众地长了出来。 平日里侍奉父母,尽心尽力,哪怕是和颜悦色都不敢有丝毫懈怠;父母去世,送葬时极尽哀伤,身体都为之损耗。 父母下葬之后,心中不忍离去,便在墓旁搭建草庐独自留了下来。 就像孩童思慕父母一般,从秋到春从未间断,泪水都快和黄泉之水相连了。 也许邻居们还不知道他的这份孝心,但是上天已经知晓了。 上天通过灵芝的出现向乡里人昭示他的孝行,乡里人都争着赞美他。 恰逢那些当道的贤明之人,把他作为践行“八行”的典范来举荐。 注:“八行”在北宋时期,是朝廷为选拔人才制定的考察德行的八个方面,包括孝、悌、睦、姻、任、恤、忠、和。
关于作者
宋代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