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蔚将还滁阳出所集述德堂诗作此送之

述德高堂在何许,述德高人欣可睹。 彭州梦破知几年,遗爱远追曾大父。 至今民数旧邦君,毎及吴公歌且舞。 述而行之德莫穷,定可周流浃天宇。 谁令千里便归休,炯炯此心元自古。 四百六十五甲子,貌若岩松傲风雨。 胸中何啻法界寛,普集尘沙诸佛祖。 一如一切悉皆如,迥脱拘挛不逾矩。 从横肉眼讵能窥,但见鼻间常栩栩。 只应高与老人星,长现升平瑞明主。

译文:

这首诗是宋代邹浩所作,下面为你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那彰显德行的高堂在什么地方呢?而这以述德闻名的高人却有幸得见。 彭州的往事如梦般消散,算来已经过去好些年了,吴公遗留下来的仁爱之举,可以远追他的曾祖父。 直到如今,旧邦之地的百姓们,每当提及吴公,都会载歌载舞。 传承并践行德行,这德行就没有穷尽之时,一定能够遍布整个天下。 可谁能想到,吴公却要在千里之外归去闲居,他那光明磊落的心境,一直都和古人一样纯粹。 吴公历经了四百六十五年(“甲子”在这里是一种虚指,形容时间长久),容貌就像那山岩上的青松,傲然面对风雨。 他的胸怀宽广无比,何止像佛法世界那般辽阔,简直能容纳下如沙尘般众多的佛祖。 “一如”与“一切”皆为真如之境,他超脱了世俗的束缚,言行举止从不逾越规矩。 普通人的肉眼哪里能够洞察他的高深境界呢,只看到他常常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 他应该如同那象征吉祥的老人星一样,长久地出现在太平盛世,为贤明的君主呈现祥瑞之兆。
关于作者
宋代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