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以诗来因次其韵送之

道言谁复书诸绅,潇湘江上逢斯人。 向来滨死入魑魅,胸腹洞然无甲鳞。 炎氛吹风作旗靡,玉楼倒影明蒿里。 孤心还逐冷云飞,历历长亭不知几。 圣王开了睹天庭,妙脱筌蹄合喙鸣。 个中无可无不可,智者亦迷何处名。 浑沌兼忘儵与忽,有口鼻如欣莫咄。 北山之北草堂深,怨鹤惊猿它自物。

译文:

这首诗的作者邹浩是北宋人,并非南北朝时期。以下是这首诗的大致现代汉语翻译: 那些至理名言,如今还有谁会把它们书写在衣带上时刻铭记呢?我在潇湘江上遇到了这样一位贤德之人。 此人先前曾濒临死亡,陷入如魑魅般可怕的困境之中,但他胸怀坦荡,内心纯净得没有丝毫的虚伪和算计。 炎热的气息如同风卷战旗般消散,那如玉楼般的倒影在墓地之上显得格外明亮。 他孤独的内心如同那寒冷的云朵一样飘飞,走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长亭,却也没去细数到底经过了多少。 圣明的君主广开言路,使得人们能一睹朝廷的清明气象,他巧妙地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和功名利禄的诱惑,不再多言纷争。 在这世间,本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行与不行,就连聪明的人也会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去定义事物。 他就像忘却了“儵”和“忽”的浑沌一样,无思无虑,即便有口鼻也只是悠然自得,不被外界的纷扰所惊扰。 北山的北面有一处幽深的草堂,那里哀怨的仙鹤、惊飞的猿猴,都不过是自然之物,与他并无太多关联。
关于作者
宋代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