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臣再以墨来

孙郎文史外,所好墨而已。 龟玉藏椟中,涓辰乃开视。 未尝轻示人,毎戒卞和耻。 谓予心事同,分惠真可喜。 磨去五之一,余者恰盈咫。 印弄棱角刓,前言戏之耳。 苍头忽踵门,喘汗殊不止。 恍疑皂囊药,无因至于此。 亟取启缄封,入眼胜双鲤。 其长应天数,其光动晴晷。 当暑尚挟纩,岂但什袭比。 且云此不刓,品色尤更美。 始知雅意来,要以补前毁。 想初闻语时,废书频拊髀。 兵法善致人,所致必如指。 一朝下两城,曾不费一矢。 坐令鼎足心,成辙乱旗靡。 堂堂莫我过,势若建瓴水。 墨果多乎哉,一一是孤垒。 齐城七十二,受降从此始。

译文:

孙郎在文史之外,所喜爱的就只有墨了。他把珍贵的墨如同龟甲和美玉一样藏在盒子里,选个好日子才打开来看。他从不轻易把墨给别人看,常常以卞和献玉却遭误解的事为戒。 他觉得我和他志趣相投,分赠给我墨,这真让人欢喜。我磨掉了这墨的五分之一,剩下的部分大约只有一尺长了。我还开玩笑说,这墨的棱角都磨没啦。 有一天,仆人突然上门,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我恍惚间还以为是装着丹药的黑袋子,真想不到怎么会有这样的状况。我赶忙打开封缄,眼前的墨比收到书信还让人欣喜。 这墨的长度符合天数之妙,它散发的光泽能映动晴朗时的日影。即便在炎热的夏天看到它,都感觉如同裹着丝绵一样舒服,这可远不止是被重重包裹珍视可比啊。送墨的人还说这墨不会磨损,品质色泽尤其美好。 这时我才明白他的美意,是要弥补之前那墨被我磨掉的部分。想来他当初听到我开玩笑的话时,放下书本还多次拍着大腿呢。这就像兵法里说的善于调动敌人,想要达到的效果必定能如自己所预想的一样。 一下子就好像攻下了两座城,却连一支箭都没耗费。这让原本势均力敌的心思,变得像车辙凌乱、军旗倒下一样,彻底没了抵抗之力。他这般气势,没人能比得上,就如同从高瓴上往下倒水一样势不可挡。 墨难道数量多就厉害吗?其实每一方墨都像是一座孤立的堡垒。就如同齐国的七十二座城,接受归降就从这开始了。
关于作者
宋代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