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名

前年除名窜新州,今年除名窜昭州。 我名无实浪自得,坐此人间多怨讐。 恩深天地贷斧钺,除之又除名不留。 虽然未即听逐便,已觉此身民是俦。 裂冠毁冕散车马,幅巾杖屦西南陬。 行者争道舍争席,所向尔汝纷应酬。 洞山有语久弗契,忽然一笑知来由。 我追我随非我患,那用避如韩伯休。

译文:

这首诗作者邹浩是北宋时期的人,并不是南北朝的。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前年我被革除官职流放到新州,今年又被革除官职流放到昭州。我的名声本就没有实际的内容,只是徒有虚名罢了,就因为这个在人世间招来了许多怨恨和仇敌。 皇恩浩荡如天地一般,饶恕了我该受斧钺之刑的罪过,一次次将我革职,彻底把我的官职名号都去除得不留一点痕迹。虽说现在还不能马上随心所欲地自由行动,但我已经感觉自己和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了。 我脱下官服,遣散车马,头戴幅巾,手持拐杖,脚穿麻鞋前往西南角落的流放之地。路上行人与我争抢道路,旅店中大家随意地与我共坐一席,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亲切地用“尔”“汝”称呼我,纷纷与我交谈应酬。 洞山良价禅师曾有禅语,我许久都不能领悟其中深意,忽然间我开怀一笑,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无论走到哪里,是有人追随还是有人相伴,都不再是我的困扰,又何必像韩伯休那样为了避名而躲躲藏藏呢。
关于作者
宋代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