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孺督烹小团既而非真物也怅然次韵以谢不敏

情伪初难分,饱闻不如视。 君看求马时,安得走唐肆。 此茶亦先声,入手恐失坠。 泠然风御还,共饮乃非是。 坐令竹边心,追悔如刻鼻。 故人岂欺予,姑以将远意。 由来毁誉间,夫子犹必试。 八床志多金,龙断何足异。 胡为不三思,取信𬨎轩使。 超超莆阳公,铨量妙清思。 仰止一喟然,背浃欲流泚。 尚赖君诗存,高吟忘肉味。

译文:

这首诗作者邹浩是北宋人,并非南北朝时期。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事情的真假一开始很难分辨清楚,就算听别人说得再多,也不如亲眼看一看。你看那寻找良马的时候,怎么能到空无所有的市集上去找呢。 这茶也是先有了很好的名声,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把它弄掉了。本以为能像驾着清风般享受这好茶,可一起饮用后才发现并非是真正的好茶。 这让我在竹林边品茶时的心境,就像雕刻鼻子时失误了一样后悔不已。老朋友怎么会欺骗我呢,不过是借此来表达远方的情谊罢了。 自古以来,对于事物的诋毁和赞誉之间,就算是孔子那样的圣人也必定要亲自尝试一番。那些一心追求财富的人,在市场上投机取巧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我为什么不多加思考,就轻易相信了使者的话呢。 那品格超凡的莆阳公,他鉴别事物的能力绝妙,心思清明。我仰望他,不禁感慨叹息,后背都因羞愧而冒出冷汗。 还好有你写的诗留存,我高声吟诵,都忘记了肉的滋味。
关于作者
宋代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