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世美游嵩山

肇分五岳尊,上帝委奇石。 维嵩据地中,屹立万仞壁。 远与四镇殊,式应土圭测。 有人仰崇高,坐厌拘名迹。 邂逅天际来,骅骝脱车轭。 将圣祭泰山,此心岂悬隔。 扰扰尘土中,一朝复一夕。 闻君有风期,欣然双蜡屐。 焉知马足非,迥隔千峰碧。 古人亦多端,相望托幽寂。 法音动山灵,松栝惟所适。 寄径登显途,自恃捷无敌。 遗辙谅未泯,一一可游历。 借问去来人,谁堪比心迹。

译文:

天地初开时五岳就被尊崇,是上帝赐予了这神奇的巨石。 唯有嵩山位于大地的中心,像万仞峭壁般巍峨地屹立着。 它和远方的四镇山截然不同,恰好应和了土圭测量的结果。 有人仰慕嵩山的崇高伟大,厌倦了被世俗名利所拘束。 偶然间从天边而来,就像骏马挣脱了车轭般自由。 当年孔子去祭祀泰山,那种对崇高的向往之心和我们并无不同。 在这纷纷扰扰的尘世里,日子一天又一天地过去。 听说你有超凡的志趣,欣然穿上了那双蜡屐准备去游玩。 哪里知道这匹马前行的脚步并非一帆风顺,与那千座碧绿的山峰遥遥相隔。 古往今来的人各有各的行事风格,只能在清幽寂静中彼此神交。 佛法的声音惊动了山中的神灵,你可以在松栝之间自在地穿梭。 你沿着小径登上了显要的路途,自认为敏捷得无人能敌。 前人留下的足迹想必还未消失,你可以一处一处地去游历。 我想问一问来来往往的人,有谁能和你的心境与踪迹相比呢?
关于作者
宋代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