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云惨惨驱朝暄,龙沙一雪人相怜。 寒猿哀啸失山木,饥鹤仰唳空无天。 当年补天真戏尔,不知修月何时已。 坐烦耆旧说辛卯,至遣儿童忧甲子。 城中米价贵如玉,举家倒廪无斗粟。 千金狐裘岂易得,百结鹑衣不堪鬻。 我生但识茅与菅,何曾过眼逢瑶璠。 展君新诗问所似,欲辩不敢非忘言。 开壶酌酒浇我胸,酒酣起舞颜为红。 会见东风扫冰雪,江梅塞桞烦春工。
次韵王立之雪中以酒见饷
译文:
### 翻译
阴沉的乌云惨惨地驱赶着早晨的暖意,茫茫的沙漠地带一场大雪飘落,人们彼此怜悯着这寒冷的景象。
寒冷中猿猴悲哀地啸叫,周围的山林树木都被大雪覆盖;饥饿的仙鹤仰头长鸣,天空也仿佛被雪幕遮蔽得空空荡荡。
当年女娲补天的传说不过是一场戏谈罢了,也不知道那修月的事儿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劳烦那些年高望重的人说起辛卯年的往事,以至于连孩子们都开始担忧甲子年的命运。
城里的米价贵得如同美玉一般,全家把米仓倒空也找不到一斗粮食。
价值千金的狐皮裘衣哪里是轻易能得到的,满是补丁的破衣服也根本卖不出去。
我这一生只认识茅草和菅草这些普通之物,什么时候曾见过美玉珍宝呢。
展开您新写的诗作,想问问它像什么,想要辩解却又不敢,并非是忘记了言语,而是不知如何表达。
打开酒壶斟酒来浇灌我烦闷的心胸,酒喝得畅快了起身起舞,脸庞也变得通红。
我相信很快东风就会扫尽冰雪,到那时江边的梅花和塞外的柳树都要劳烦春天的神工来装点了。
###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中寒冷萧索的景象,展现了生活的困苦与人们对灾年的担忧。诗人面对友人的赠诗与美酒,借酒消愁,最后表达了对春天到来、冰雪消融的期待。
关于作者
宋代 • 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