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斯立重赋

是非真未定,楚客莫咻齐。 侈美珍炰鼈,粗疏鄙饭藜。 评文归藻鉴,得宝应参奎。 萧洒裛尘雨,清明避日霓。 露华鸣老鹤,月魄射灵犀。 儒雅元簪笔,风流且带篦。 辛勤无黑突,腾跃有丹梯。 自顾迷辕驾,焉能识路蹊。 从容金谷集,酬唱汉江题。 好是频徴策,相看便解携。 尘埃随日起,穷悴使人低。 桀犬惊尧犬,家鸡笑野鸡。

译文:

这篇诗作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以下是尽量通顺自然的现代汉语翻译: 是非对错其实还没有真正定论,就像楚国客人别去干扰齐国人一样,莫要轻易去评判。 有人过分追求珍馐美味,把烹煮的鳖当作珍贵佳肴,却鄙夷粗茶淡饭。 评论文章要依靠敏锐的鉴别力,就如同得到宝物要参照奎星(象征文章才华)的指引。 潇洒的细雨能洗去尘世的浮尘,清朗的天色能避开烈日和彩虹的纷扰。 露水的光华仿佛引得老鹤长鸣,月亮的清辉好似能穿透灵犀。 那些儒雅之士原本就手持笔杆,既有着高雅的气质,又带着风流的韵致。 有人辛勤忙碌,家中炉灶的烟囱都来不及熏黑,却也有人能顺着丹梯腾达高升。 我自己都迷失了前行的方向,又怎么能识别道路的踪迹呢。 能从容地参加像金谷园那样的文人雅集,相互唱和题写汉江之景。 幸好常常能互相切磋谋划,彼此一见就有惺惺相惜之感。 尘埃随着日子一天天扬起,穷困憔悴让人抬不起头来。 就像夏桀的狗会惊吠唐尧的狗,家鸡还会嘲笑野鸡一样,人们之间也多有盲目评判和无端嘲笑。
关于作者
宋代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