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仓。 海陵何所有,麋鹿昼成行。 多仓多麋鹿,今也恨难忘。 爰从本朝来,人物上国光。 容我迹其间,性之因翺翔。 性之笃忠信,又复能文章。 一世所趋附,在眼独不忙。 困于州县吏,敛翼弗许张。 蹉跎谁识之,心胆空堂堂。 我不自揆者,荐之三府傍。 相公意似顺,众口极雌黄。 我斥不得容,为子增慨慷。 子行群贼中,妻孥道路长。 挂帆扬州湾,闻我病在床。 不寻枉渚来,或谓子不刚。 活我以简策,饱我非稻粱。 告别闽岭去,波浪春风狂。 既欲杀风母,又欲射天狼。 四海俱已震,何处一身藏。 挥泪与之子,关雎哀不伤。 禄山倾社稷,朱泚侮君王。 于今无此孽,但可正皇纲。 文章出号令,忠信被农桑。 之子抱此器,用之斯民康。 吴酸宜勉强,无烦忆粟浆。
王性之自扬州迁路相访于海陵荷其意厚非平日比赠诗以别
译文:
我历经九死一生,好不容易保全了性命,才来到了海陵的粮仓之地。海陵这个地方有什么呢?大白天都能看到麋鹿成群结队地行走。这里粮仓众多,麋鹿也多,如今想起这些,心中的遗憾始终难以忘怀。
自从本朝建立以来,这里人才辈出,尽显上国的光彩。能让我在这里留下足迹,王性之也在此处往来。性之为人忠厚老实、诚实守信,而且还擅长写文章。世间众人都趋炎附势,可他却独独不慌不忙,不为所动。
他被困在州县小吏的职位上,就像鸟儿收敛着翅膀无法展开。岁月蹉跎,又有谁能真正了解他呢?可他的心地依然坦荡。我自不量力,向三公府举荐了他。相公似乎也有意任用他,可众人却在一旁肆意诋毁。我因此遭到排斥,不被容纳,也为他增添了许多感慨。
你要前往群贼肆虐的地方,妻子儿女也要一同走上漫长的旅途。你在扬州湾挂起船帆,听闻我生病卧床。有人说你不直接来见我,不够刚强。但你用书信让我精神振奋,就如同给我带来了食粮,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你即将告别前往闽岭,春风中波浪汹涌。你既想除去兴风作浪的元凶,又想射杀那为祸人间的天狼星。如今四海动荡,到处都已受到震动,你又能到何处藏身呢?
我满含泪水与你分别,就像《关雎》所表达的那样,哀伤却不过度。当年安禄山使国家倾覆,朱泚侮辱君王。如今虽没有那样的大灾祸,但我们可以致力于匡正朝纲。用文章来发布号令,让忠信之风遍布农桑之地。你身怀这样的才能,若能得到任用,百姓定能安康。
到了吴地,饮食上要尽量适应,不必为思念家乡的美食而烦恼。
关于作者
宋代 • 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