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江淮接海涛,百龙有职驱鼋鼇。 空中甍桷森然见,天上云霓不得高。 穆穆冕旒严帝制,纷纷牲币自神臯。 不知岳帝从何帝,要是天曹各有曹。 南极祝融炎剑戟,东方太皥却旌旄。 若容羲仲篡羲叔,亦许帝舜囚帝尧。 牛斗吾乡如失位,奎娄鲁野岂専朝。 人间职分已颠倒,愿正天纪尊嶤嶤。
谒岳庙
译文:
吴、楚、江、淮这些地方紧连着大海的波涛,众多的神龙各有职责,驱赶着鼋和鼇等水族。
从远处看,岳庙在空中的屋脊和椽子清晰可见,显得十分壮观,高耸的庙宇让天上的云霓都仿佛不能再高高飘浮。
岳庙里岳帝的塑像头戴冕旒,庄严肃穆,宛如帝王一般,人们纷纷带着祭祀用的牲畜和币帛,从各地来到这神皋之地进行祭祀。
不知道岳帝是跟从哪一位天帝,想来天庭各个部门也都有各自的职司和管理体系。
南方的祝融主管着炎热之地,手中仿佛持着如剑戟般炽热的力量;东方的太皥挥舞着旗帜,掌管着东方。
要是允许羲仲篡夺羲叔的职位,那也就可以说帝舜囚禁了帝尧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在星空中,牛宿和斗宿所对应的是我的家乡,如果它们的位置都错乱了;那奎宿和娄宿所对应的鲁国地域,难道就能独自尊崇朝廷吗?
人间的职分已经颠倒混乱了,我只希望能够纠正天上的纲纪,让巍峨的山岳之神得到应有的尊崇,使一切恢复正常的秩序。
关于作者
宋代 • 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