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

今上元年九月初,正南门鏁涩关枢。 城上日出三丈余,城下戢戢人嗟吁。 最怜纵横荷菜夫,欲杀青蒨成蔫烟。 驴驼啮膝聚不驱,群鸡孤鹅鸣相呼。 邈然不数半与猪,客子四散别门趋。 逐臣过焉问何如,知者不告色不舒。 或言上皇帝有符,北门不开留翠舆。 金人忽屯城北隅,方今明日达聪俱。 司门郎官上奏无,未几金人来坦涂。 城南铁骑柴奚车,焚荡辅郡陵别都。 衣冠南下满江湖,白头辞臣思献书。 洪范灾异信岂诬。

译文:

当今皇上即位元年九月初,正南门的门锁生锈,门枢也转动不灵。 城墙上太阳已经升起三丈多高,城下聚集着密密麻麻的人群,他们都在叹息。 最让人怜悯的是那些卖菜的农夫,他们辛辛苦苦种出的新鲜蔬菜,眼看着就要因为城门不开而由翠绿变得枯萎,如同被烤成了蔫巴巴的干烟。 驴子驮着货物,腿都快被压弯了,它们聚在一起,却没人能驱赶进城;一群群鸡和孤单的鹅相互呼唤鸣叫。 那些牛和猪更是没人在意了。外地来的旅客们只好分散着朝别的城门走去。 被贬谪的臣子路过这里,询问情况如何,知情的人却不肯说,脸上满是愁容。 有人传言说皇帝有旨,北门不开是为了留住皇帝的车驾。 可金人突然就屯兵在城北角,如今无论今天还是明天,消息都应该能传到皇帝那里。 掌管城门的郎官有没有上奏这些情况呢?没多久,金人就毫无阻碍地来了。 城南有金国的铁骑和柴奚车,他们焚烧劫掠周边的郡县,践踏了别都。 官员士人们纷纷往南方逃去,遍布江湖。我这白发苍苍的被贬之臣,还想着要上书朝廷。 《洪范》中记载的灾异之事,看来真不是瞎说啊。
关于作者
宋代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