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女歌

阴山女汉服,初裁泪如雨。 自看颜色宜汉装,琵琶岂复传胡谱。 赤车使者传琵琶,翩然雌凤随凰去。 岂不怜此女儿心,父母生身远有祖。 平生父母九原恨,得幸一朝收拾取。 使者高义重咨嗟,衣裳盟会其敢许。 汉装汉曲阴山坟,七十年来愁暮云。 即今山川还汉家,泉下女儿闻不闻。 谁将一樽内库酒,招此芳魂亦何有。 崔卢旧族自豪英,顾此女儿惭色否。 巍巍之功惟陛下,万岁百男固宗社。 赫赫雷电暂出车,陶陶韶濩咏归马。 墨荘侍读如尚在,应有好辞献寿斝。

译文:

在阴山有个女子穿上了汉服,刚裁剪好汉服穿上时泪水像雨一样落下。 她自己看着镜子里身着汉装的模样十分合适,心想以后哪里还会再弹奏胡人的曲调呢。 赤车使者带来了琵琶,女子如同轻盈的雌凤跟着凰一样,即将踏上新的旅程。 难道人们不怜惜这女儿的心思吗?她的父母生养了她,家族的根脉也是源远流长。 她的父母一生都怀着不能回归汉土的遗憾长眠于地下,如今她有幸能在一朝将这份遗憾弥补。 使者对她的遭遇感慨不已,赞赏她的情义,但对于一些关于衣裳的盟会之事却不敢轻易应许。 那穿着汉装、弹奏汉曲的心愿最终只能与她一同埋在阴山的坟茔里,七十年来,那片阴山上的暮云仿佛都带着哀愁。 如今山川大地终于又回到了汉家的怀抱,那长眠于地下的女儿可曾听闻这个消息呢? 谁能拿一樽内库的美酒,去招引这芬芳的魂魄,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像崔卢那样的旧族豪门一向以英杰自豪,看看这个阴山女子,他们会不会感到羞愧呢? 陛下建立了如此伟大的功绩,祝愿陛下万岁,子孙众多,稳固这宗庙社稷。 陛下出行时如赫赫雷电般威严,如今得胜归来,人们应该像歌颂美好的韶濩之乐那样,吟咏着陛下凯旋的骏马。 如果墨荘侍读还在世的话,应该会写出美妙的辞章,捧着酒杯为陛下祝寿吧。
关于作者
宋代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