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弟寄所和邵子文病中感怀之作复次韵寄子文

先生穷著书,宁比近术赦。 天故使之贫,赤手唯书籍。 或者窥残篇,律吕起韶夏。 微意有子传,光烛不邻借。 大臣荐曰才,留守劝征驾。 讲席出正涂,肯以眇跛讶。 生平畎亩心,愿被草木化。 卧龙终佐汉,扪虱聊倚华。 二君独何居,耿耿心中夜。 不悟伊吕间,安容管葛亚。 璞玉讵连城,祇堪双则价。 何事揶揄鬼,疾病寻舋鏬。 井臼每苦烦,药食则不暇。 不药得中医,默符覆器□。 哦诗便无恙,乞酒宴茅舍。 弥荷天地恩,性命永其贳。 饥鹰侍中辈,死矣一饱乍。 顾我与君侯,更愧东山谢。

译文:

先生你安于贫困专心著书,哪里能和那些追逐近世权术以求赦免罪过(这里推测近术赦有追逐权术以求利之意)的人相比呢。 上天故意让你生活贫困,你赤手空拳,身边唯有书籍相伴。 偶尔有人窥见你未完成的篇章,就如同听到了像《韶》《夏》那样高雅的音乐。 你那些精妙的思想有贤能的人来传承,这光芒不需要向别人借取。 大臣们都举荐说你是人才,留守也劝你应征出仕。 你登上讲席,秉持着正确的道理,怎会因为自己有微小的缺陷(如眇跛之类,可能象征小的不足)而惊讶退缩。 你一生都有着归隐田园的心志,愿意像草木一样顺应自然。 就像诸葛亮最终辅佐了汉室,王猛扪虱谈天下也能有所倚仗。 你们二位究竟是怎样想的呢,半夜里心中还如此耿耿难眠。 却没有领悟到伊尹、吕尚那样的贤才之间,哪里会容得下管仲、诸葛亮这样稍次一等的角色(这里有谦虚之意)。 你这未经雕琢的璞玉,哪能说价值连城呢,只够得上两个那样的价格。 为什么那爱揶揄人的鬼魅,要趁着你生病时寻找可乘之机。 家务琐事总是让人烦恼,连吃药吃饭都无暇顾及。 不吃药却能得到中医调养之效,就好像默默地契合了某种冥冥中的道理。 吟诵诗歌病就好了,真希望能摆下酒宴在茅舍之中相聚。 更加感荷天地的恩情,希望这性命能永远得到宽宥。 那些像饥鹰一样追逐名利的侍中之类的人,不过是偶尔得到一饱就死去罢了。 看看我和你,比起隐居东山而后出仕的谢安,就更加惭愧了。
关于作者
宋代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