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江子我卧病谢予相过之作

弃妇不言贫,孤儿不知病。 美疹亦何有,衰莲披绿浄。 大昜疾无妄,要且观情性。 我来自山中,非征亦非聘。 但恨清风薄,安识皇都盛。 况闻药艾攻,之子骇观听。 策羸七里湾,忧醉岂易醒。 今兹早尝馔,高人能自胜。 不废五字吟,久与金石称。 我老言亦衰,同鸣不相应。

译文:

这首诗比较古朴典雅,翻译时尽量保留其韵味,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译文: 被遗弃的妇人不会去诉说生活的贫困,失去双亲的孤儿也不懂什么是病痛。那些美好的表象又算得了什么呢,就像衰败的莲花,即便还披着绿装,也已失去生机。 《易经》里讲疾病有时候是意外之灾,重要的是借此来审视自己的情性。我从深山之中来到这里,既不是被征召也不是受聘请。 只遗憾这世间的清风太过淡薄,哪里能领略到皇都的繁华昌盛。况且听说你正遭受药艾的攻治,这让你受到不小的惊吓。 我骑着瘦马走过七里湾,满心忧愁沉醉其中,想要清醒谈何容易。如今你早早地就开始用餐,可见你这高尚之人能够战胜病痛。 你未曾荒废吟诗的雅事,所作的五言诗,长久以来都可与金石之声相媲美。我已年老,言辞也显得衰颓,即便与你一同发声,也难以和你相应和。
关于作者
宋代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