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学谢康乐

南北夐绵络,同名圁与鄞。 岁月老羁旅,何事勤所勤。 情胜古今契,身以邪正分。 清音幸先后,旷怀得朝曛。 山腰转嘉树,风袖落闲云。 盘磴去来迷,飞泉高下闻。 龙柏肯予媾,上苑侍吾君。 三花论缱绻,丹丘旧𬘡缊。 中抱既兀兀,外骛徒纷纷。 映窗有翰墨,满架亦典坟。 摅虹宫栋宇,流汗程斧斤。 少时喜诡俗,老境思迨群。 不复梦江湖,诗成心自欣。

译文:

南方和北方的地域极为广阔且相互交织,有两个地方名字分别叫圁和鄞。 岁月流逝,我长久地在外漂泊,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此这般地劳心费力。 在情感上,我和古今贤士有着相通之处,而为人处世是以正邪来区分界限。 幸运的是能先后听闻那清越的声音,心怀旷达地迎来早晨的阳光。 在山腰处,树木随着山势蜿蜒伸展,衣袖被风吹动,仿佛有闲云飘落。 在盘旋的石磴上,来来去去让人迷失方向,却能听到高低不同的飞泉声。 龙柏若是愿意与我相伴,我便在上苑侍奉我的君主。 谈论着三花的情谊,回忆着丹丘往昔那氤氲的氛围。 内心既然已经坚定而专注,外界的纷纷扰扰不过是徒劳。 窗前有笔墨书画,书架上也摆满了经典书籍。 建造宫殿时如彩虹般绚烂壮观,工匠们挥汗如雨地挥动着斧头。 年少的时候喜欢违背世俗,到了年老的境地却想着与众人和谐相处。 不再梦想着江湖的生活,诗写成的时候内心自然充满欣喜。
关于作者
宋代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