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爱屏作山,今爱山作屏。 还曲不可数,两目徒荧荧。 须臾背负𪩘,恍惝面对陉。 屯聚阵脚马,罗列仙女𫐌。 秀色非有无,花气自芳馨。 翠麓下靡靡,危峰上亭亭。 借问深几何,飞鸟中暂停。 众异者明孔,白昼观辰星。 霜令殊未酷,黄蘂间青青。 连岫鏁宝符,重壁藏修灵。 世俗那得见,见形不识形。 言念朗法师,于此老禅扃。 应化今何到,空余虎上经。 我如梦中游,梦梦入杳冥。 尔来尘滓醉,不觉一朝醒。 下山如梦断,独疑在茅厅。 朝云到人世,飘飘细雨零。
游灵岩山寺
译文:
过去我喜爱把屏风当作山来欣赏,如今却喜爱那山宛如屏风般环绕。
山峦迂回曲折,多得数也数不清,我的双眼忙乱,只觉光芒闪烁。
不一会儿,我背后靠着山峰,恍惚间又正对着狭长的山口。
那群山好似排列整齐的战马在屯聚,又像罗列开来载着仙女的车驾。
秀丽的山色若有若无,弥漫的花香自然芬芳。
翠绿的山麓向下缓缓延伸,险峻的山峰高高耸立。
若问这山林有多幽深,连飞鸟也会在其间暂停。
众多奇异景象中最特别的是那山洞,大白天竟能在其中看见星辰。
霜寒的时节还未到最严酷的时候,黄色的花蕊间还点缀着青青的枝叶。
连绵的山峦好似锁住了珍贵的符印,重重的石壁仿佛藏着修行的神灵。
世俗之人哪有机会得见这等景象,就算见到了这形态也未必能识得其中真意。
我不禁想起朗法师,他曾在这里的禅房终老。
他如今应化到何处去了呢?只留下那老虎听经的传说。
我就像在梦境中游览,一场梦接着一场梦,进入了那幽远深邃之境。
近来我被尘世的污浊迷醉,不知不觉间一朝清醒。
下山时仿佛梦境中断,我独自疑惑自己是否还在那茅厅之中。
山间的朝云飘到人间,如同飘飘洒洒的细雨零落。
关于作者
宋代 • 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