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华岳

杨赐岳所挺,严武金天晶。 二子为时出,顾我非炳灵。 维岳镇四方,气秀天骨青。 巀嶭立千仞,力能产公卿。 降神咏崧高,谶纬仍反经。 取象到执珪,谲怪如洞冥。 平生笑穷奇,立语心自惊。 我质培𪣻耳,胸中固峥嵘。 谁言华岳高,我山摩玉京。 是中所包藏,丹碧参瑰琼。 平居蛰云雷,飞雨溢四溟。 此岂真有之,落笔纷纵横。 发我文物秘,象渠膏泽倾。 太华屹不摇,我山身载行。

译文:

### 前言 《谒华岳》是宋代抗金名将宗泽的作品。这首诗以华岳为意象,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自身才能的自信。诗中既有对华山雄伟气势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更有诗人以山自比,展现出超越常人的志向和抱负。下面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 翻译 杨赐好似是华山挺立般不凡,严武就如同华山金光闪耀般出众。 这两位贤才是应时而出的俊杰,可我自知并非那神灵降世般的人物。 华山巍峨镇守着四方大地,它灵秀的气质、那如青天般的峻骨令人赞叹。 它高耸千仞,仿佛有巨大的力量能够造就出公卿将相。 《诗经》里有“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的诗句,可谶纬之学却违背经义,把它说得怪异荒诞。 有人将华山比作高官手中的玉珪,那些奇谲怪诞的说法就像《洞冥记》里的记载一样。 我平生最是嘲笑那些穷奇(古代凶兽,比喻恶人)般的人物,可有时一开口表达内心想法,自己都会被自己的豪情所惊到。 我本就像小土丘一样平凡,但我的胸中却有着不凡的志向和才华。 谁说华山高耸入云呢?我的精神之山能够直抵天庭。 在我的精神之山里所包藏的,是如丹砂、碧玉、美玉般珍贵的品质和才华。 平日里它就像蛰伏着云雷,一旦喷发,那飞雨足以使四海涨满。 这些难道真的存在吗?我提起笔来,思绪纵横,文辞如泉涌。 它激发我发掘出文化学术的奥秘,就像华山降下恩泽滋润大地一样。 西岳华山稳稳屹立不动摇,而我的精神之山却能随着我的行动不断前行。
关于作者
宋代宗泽

宗泽(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汉族,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宋朝名将。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三呼“过河”而卒。死后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