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先生所守甚高其为人表里澹泊然其文晔如有自然之美可喜也因还其诗卷题其末

别久相思今见君,近诗盈轴语弥新。 雄妍不用近时律,温厚初还上世淳。 少与多仇身踽踽,乐天知命志申申。 才高所寓皆高趣,气古斯能似古人。 句有万锺辞禄意,衣无一点污人尘。 中山可鄙魏公子,谷口全如郑子真。 珍重遗音清庙瑟,萧条寡和郢中春。 谁同杜老知无敌,会有君山谓绝伦。 白首定交虽自愧,夜光投我岂无因。 欲知慰此无聊頼,万斛愁怀为一伸。

译文:

分别许久,我一直思念着你,如今终于见到了你。你最近的诗作装满了卷轴,诗句愈发新颖动人。 你的诗文雄浑妍丽,并不拘泥于当下流行的格律;风格温厚淳朴,仿佛回归到了上古时期的那种质朴文风。 你年少时就与众多世俗之事不合,形单影只地独自前行,但你能乐观地安于天命,始终保持着悠然自得的心境。 你才华出众,所创作的作品都蕴含着高雅的情趣;气质古朴,因此能有古人那样的风范。 诗中的语句透露出对万钟俸禄的不屑,你的品格就像一尘不染的衣裳,不沾染丝毫世俗的污浊。 战国时贪图富贵的中山魏公子实在可鄙,而你就如同隐居谷口、淡泊名利的郑子真。 你留下的诗文如同清庙中弹奏的瑟音一般珍贵,可惜就像《郢中春》那样高雅而少有人能和唱。 有谁能像杜甫知晓李白的诗无敌于天下一样,赏识你的才华呢?不过总会有人如同君山评价他人那样,认为你的才华绝伦无双。 我虽已白发苍苍才与你定交,心里难免有些愧疚。但你把如此珍贵的诗文赠给我,肯定也是有缘由的。 要知道这些诗文慰藉了我无聊的时光,让我心中堆积如山的愁绪一下子消散了。
关于作者
宋代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