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宝应寺

雨后秋风入翠微,我来仍值晚凉时。 山遮日脚斜阳早,云碍钟声出谷迟。 故国空余烟冉冉,旧宫何在黍离离。 兴亡满眼无人语,独倚栏干默自知。

译文:

一场雨后,带着丝丝凉意的秋风轻轻地吹进了那葱茏的青山之中。我来到这宝应寺,正赶上傍晚凉爽惬意的时刻。 山峦挡住了太阳的光线,使得斜阳早早地就收敛了光芒。云朵仿佛有意阻碍,寺庙的钟声在山谷中回荡许久才传出来,显得格外迟缓。 极目远眺,曾经的故国如今只剩下袅袅升腾的烟雾,一片虚幻迷茫。往昔繁华的宫殿如今又在哪里呢?只看到满是茂盛而杂乱的黍稷。 满眼都是朝代兴衰的痕迹,可周围却没有一个人能和我交流这份感慨。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默默地品味着这兴亡之叹,其中的滋味也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关于作者
宋代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