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都下寒食

上国兹晨每豫游,仙仗缭绕来瀛洲。 天王高御宝津楼,侍臣壁立环诸侯。 箫韶引风摇树羽,晴波飞影动宸旒。 阑干仙人深雾縠,楼前彩缆系龙舟。 锦标霞举夺日精,万楫竞渡驰蛟虬。 天颜一解四海春,乐岁已忘凶年忧。 况今持盈戒欹器,不使逸豫常从流。 锦帆高张亦佳耳,清汴东注贯扬州。

译文:

在京城的时候,每逢寒食节这一天,我总会参与到皇家的游乐活动中。那皇帝的仪仗队如长龙般蜿蜒,好似从仙山瀛洲缓缓而来。 天子高高地端坐在宝津楼上,身旁的侍臣们像墙壁一样排列得整整齐齐,诸侯们也围绕在四周。 美妙的音乐如同箫韶之音,引来了神鸟凤凰,乐舞之人身上的装饰如树羽般随风摇曳。晴朗的水波上映照着皇帝的身影,连皇冠上的玉串都好像在轻轻晃动。 栏杆旁的侍从身着轻薄如雾的纱衣,如同仙人一般。楼前彩色的缆绳系着华丽的龙舟。 比赛的锦标高高举起,光芒好似要夺过太阳的光辉。众多的船只如蛟龙一般竞渡飞驰,场面十分壮观。 皇帝脸上露出笑容,就好像给四海带来了春天的气息,百姓们在这安乐的年岁里,早已忘却了灾荒之年的忧愁。 况且如今皇上秉持着谨慎守成的态度,就像警戒倾斜易覆的欹器一样,不让自己沉溺于安逸享乐而随波逐流。 隋炀帝当年锦帆高挂下扬州也是一段盛景,而如今清澈的汴水依旧向东流淌,一直贯穿到扬州呢。
关于作者
宋代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