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七夕知何夕,云是牛女期。 俚俗具瓜华,阶除儿女嬉。 繁星烂煌煌,流月湛沉辉。 群儿望鹊桥,桥端七宝帷。 仿佛想言笑,芗泽疑烟霏。 人间光阴速,天上日月迟。 隔岁等旦暮,会遇未应稀。 愿言停笑驩,察我心所祈。 我欲赐新巧,智术妙通微。 金针度彩缕,宝奁卜蛛丝。 我嗟儿女愚,勤劳徒尔为。 巧拙天所赋,乞怜真可嗤。 故拙不可厌,吾宁钝如椎。 借云得新巧,无乃醇愈漓。 吾观天垂象,列星有攸司。 牵牛常服箱,织女不下机。 牵牛教人巧,积仓岁无饥。 织女教人巧,笥箧余裳衣。 伊谁询儿女,组绣穷毫厘。 年年渡河汉,秋至次舍移。 宣淫五云上,此论乃吾欺。 吾为牛女辨,欲判千古疑。

译文:

七夕这天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只听说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时期。 民间的习俗里,人们会准备好瓜果鲜花,孩子们在台阶前嬉笑玩耍。 繁星闪耀,明亮辉煌,流动的月光洒下深沉的光辉。 孩子们都望着那传说中的鹊桥,想象着桥的那一端有华丽的七宝帷幕。 仿佛能看到牛郎织女在谈笑,他们身上的香气就像烟雾般弥漫。 人间的光阴过得飞快,天上的日月却好似流淌得缓慢。 牛郎织女相隔一年再相会,对他们来说就像过了早晚那么短暂,这样的相聚应该不算稀少。 我希望大家停下欢笑,听听我内心的祈求。 我想要得到新的巧艺,让智慧和谋略精妙入微。 就像用金针穿过彩色丝线那样灵巧,像在宝盒里观察蜘蛛结丝来占卜。 可我叹息这些孩子们太愚昧了,如此勤劳地乞巧实在是白费力气。 人的巧拙是上天赋予的,向神灵乞求怜悯实在是可笑。 原本的笨拙也没什么可厌恶的,我宁愿像木椎一样愚钝。 就算真的能得到新的巧艺,恐怕也会让原本醇厚的品性变得淡薄。 我观察天上星辰呈现的迹象,每颗星都有它自己的职责。 牵牛星常常拉着车箱,织女星也总是在机杼前忙碌。 牵牛星教会人们巧妙地耕种,让仓库每年都装满粮食,不会挨饿。 织女星教会人们巧妙地纺织,让箱子里堆满衣裳。 可又有谁去问过孩子们,他们乞巧只是追求刺绣的精细。 牛郎织女年年渡过银河相会,随着秋天到来星座位置移动。 说他们在五彩云朵上纵情欢爱,这种说法实在是欺骗我们。 我要为牛郎织女辩白,想要解开这千古以来的疑惑。
关于作者
宋代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