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凯庙

书生昧筹算,罕立横草功。 征南日耽经,帷幄明指踪。 胸中有武库,矧与竖儒同。 贤哉秉节度,不制蜀阿童。 沈碑虽好名,要是真英雄。 寥寥万山路,爽气摇松风。

译文:

一般的书生往往不懂得谋划算计,很少能立下哪怕像使草倒伏那样微小的功劳。而杜元凯(杜预)这位征南大将军,平日里总是沉浸在经书之中,可在军帐之中却能清晰地指明作战的方向和策略。 他的胸中就如同藏着一个武器库,有无数的谋略和智慧,这哪里是那些见识浅陋的腐儒能相提并论的呢?他是如此贤明,担任节度使的时候,能够顾全大局,不牵制像王濬(阿童)这样去攻打蜀国的将领。 他虽然有沉碑留名这样看似好名的举动,但不可否认他是真正的英雄。如今,在这荒远寂寥的万山间小路上,似乎还能感受到他那豪迈爽朗的气概随着松间的风轻轻摇曳。
关于作者
宋代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