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

太华复何如,名山控西极。 忽从天地分,屹立三万尺。 天维西北倾,扶持藉为壁。 风雷出毫末,日月转两腋。 秦川散余秀,长空借残碧。 支离别周甸,指掌观禹绩。 因知方岳重,奚睹介丘忆。 苍旻仰犹高,厚载真有力。

译文:

华山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这座名山雄踞在西部的尽头。 它仿佛是在开天辟地之时突然出现,巍峨地耸立着高达三万尺。 西北方向的天空似乎有所倾斜,它就像一面巨大的墙壁支撑着天地。 风雷好像从它的细微之处产生,日月如同在它的两腋间转动。 它将剩余的灵秀之气洒落在秦川大地,又把残留的碧空之色借给了长空。 它的支脉延伸,与古时周朝的京畿之地相分隔,站在山上可以清晰地俯瞰大禹治水的功绩。 由此可知五岳的地位是多么重要,那些小山丘又怎能与之相提并论。 抬头仰望,苍天依旧高远,大地承载万物,真是有着无穷的力量啊。
关于作者
宋代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