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九月十四日登秋风阁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为韵分得余静二字 其一

缪蹈江海迹,吾生靡怀居。 役车窘阴雨,蒸腐败衣袽。 晨昏霤声中,我怀何时舒。 秋阳出顽云,杲杲照我裾。 言登秋风阁,乘兴安可徐。 猗纡下铜鞮,缥缈凌紫虚。 锦叶眩林表,金包垂霜余。 栖苴寄榛莽,潦痕在菰蒲。 我游获所适,况乃弗为鱼。 放意宇宙间,所至皆吾庐。

译文:

我不合时宜地浪迹于江海之间,此生从未有过安于居家的想法。我乘坐的役车被困在连绵阴雨之中,那潮湿闷热的环境让我的衣服都腐朽了。从早到晚都听着屋檐滴水的声音,我的心怀什么时候才能舒展呢? 终于,秋日的太阳穿透了顽固的云层,明亮地照着我的衣襟。我打算登上秋风阁,这出行的兴致哪能慢慢悠悠呢。沿着曲折的道路下到铜鞮,仿佛飘飘渺渺地升入了天空。 树林表面色彩斑斓的叶子耀眼夺目,经霜后金黄的果实垂挂枝头。枯萎的草木杂乱地堆积在榛莽之间,水边的菰蒲上还留存着洪水退去后的痕迹。我这次出游找到了内心的畅快,更何况我没有被洪水淹没啊。我尽情地在宇宙间释放自己的心意,所到之处都是我的居所。
关于作者
宋代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