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七

阴磴顽雪积,老崖白云深。 扪萝陟鸟道,扬尘落乔林。 下方有粟场,俯见归飞禽。

译文:

阴暗的石磴上,顽固不化的积雪堆积着;古老的山崖间,白云层层缭绕,深邃难测。 我手拉着藤蔓,沿着那如同飞鸟行走的狭窄小道艰难攀登。攀登时扬起的尘土,飘落到了高大的树林里。 从这里往下看,能看到山下有一片粟米场,还能看见归巢的鸟儿正朝着那里飞去。
关于作者
宋代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