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一三

存神认取本来身,此理幽玄可学人。 无漏实成除有漏,迷津才出是通津。 浮生难保千年寿,仙世轻翻万劫春。 堪叹茫茫迷路者,甘将神作北邙尘。

译文:

这首诗表达了道家关于存神修行、追求仙世的理念,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要留存心神,认清自己原本的模样,这个道理虽然深奥玄妙,但却是值得人们去学习探究的。 当你通过修行达成无漏的境界,就能去除那些有漏的烦恼与业障;一旦你从那令人迷茫的困境中脱离出来,也就找到了通达的出路。 人这短暂的一生,很难保证能拥有千年的寿命;而在神仙的世界里,却能轻松地度过历经万劫的漫长岁月,感受永恒的春意。 可叹啊,那些在茫茫世间迷失道路的人,他们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精神与灵魂如同那埋葬在北邙山下的尘土一样,无声无息地消逝。
关于作者
宋代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