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沦庵成翛然子亲庆因以何字为韵共酌联句

作室观灵境,功成事若何。 琴书消日月,耕钓老烟萝。 为羡云踪远,时将酒共过。 东岩开玉洞,西涧泻银河。 整珮思天柱,观棋悟烂柯。 真情敦澹薄,世业信蹉跎。 绝迹求无累,澄心到不波。 浑沦甘宴息,真率谢浇讹。 尘秽千峰隔,风流万气和。 乾坤堪比寿,乌兔任如梭。 仙至不无谶,鹤来信有他。 煮茶留客话,种药救民疴。 竹露延清荫,兰风动妙歌。 闲寻仙传读,静把玉经科。 大道犹衣袂,嚣尘自网罗。 有生如石火,移世以灯蛾。 欲入高仙调,毋教下鬼唆。 茅簷无一事,时复动吟哦。

译文:

### 整体诗意概述 这首诗围绕浑沦庵建成展开,描绘了庵中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超凡脱俗、追求仙道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尘世的淡泊态度。 ### 逐句翻译 1. **作室观灵境,功成事若何** 建造房屋来观赏这灵妙的境界,如今大功告成,这一切又如何呢? 2. **琴书消日月,耕钓老烟萝** 用抚琴、读书来消磨时光,在烟雾缭绕的藤萝间以耕种、垂钓度过余生。 3. **为羡云踪远,时将酒共过** 因为羡慕那云朵自由自在、踪迹渺远,时常和友人一起饮酒作乐。 4. **东岩开玉洞,西涧泻银河** 东边的山岩中仿佛有美玉般的洞穴,西边的山涧如同银河倾泻而下。 5. **整珮思天柱,观棋悟烂柯** 整理玉佩时,心中思念着天柱山;观看仙人下棋,领悟到世事变迁如“烂柯”的故事一般。 6. **真情敦澹薄,世业信蹉跎** 真诚的情感注重淡泊宁静,世俗的功业确实让人在岁月中虚度时光。 7. **绝迹求无累,澄心到不波** 断绝与尘世的往来,以求没有牵累;使内心澄澈,如同平静无波的水面。 8. **浑沦甘宴息,真率谢浇讹** 甘愿在这浑然一体的环境中安闲休息,以真诚坦率的态度拒绝社会的虚伪狡诈。 9. **尘秽千峰隔,风流万气和** 尘世的污秽被千万座山峰阻隔,这里的风流韵致让万物气息和谐。 10. **乾坤堪比寿,乌兔任如梭** 自己的寿命可以和天地相媲美,任由太阳和月亮如穿梭般快速交替。 11. **仙至不无谶,鹤来信有他** 仙人到来或许并非没有预兆,仙鹤飞来相信也有它的缘由。 12. **煮茶留客话,种药救民疴** 煮着茶挽留客人交谈,种植草药来救治百姓的疾病。 13. **竹露延清荫,兰风动妙歌** 竹子上的露珠带来清凉的树荫,兰花的香气随风飘动,仿佛有美妙的歌声响起。 14. **闲寻仙传读,静把玉经科** 闲暇时寻找仙人的传记来阅读,安静地研读珍贵的道教经典。 15. **大道犹衣袂,嚣尘自网罗** 大道就像自己的衣袖一样,随时相伴;而尘世的喧嚣则如同自设的罗网。 16. **有生如石火,移世以灯蛾** 人的一生如同石头碰撞出的火花般短暂,在世间的变迁中就像扑火的飞蛾一样盲目。 17. **欲入高仙调,毋教下鬼唆** 想要进入高雅的仙人境界,就不要被那些恶鬼教唆引诱。 18. **茅簷无一事,时复动吟哦** 在茅草屋檐下没有什么繁杂的事情,时不时地吟诗抒怀。
关于作者
宋代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