翛然元规夜坐酌余德儒所惠酒因成联句

共饮名家酒,三杯亦未辞。 摅怀谈道妙,举笔赋新诗。 虽病仍牵率,为欢信渺弥。 疏星联远汉,绿水湛前池。 未及裴君句,惭教乐所知。 翛然清且慧,泰定默如痴。 有美新荷近,无尘皓月随。 山风来细细,银烛耿离离。 青眼便为览,朱帘莫下垂。 睡魔浑散释,吟思愈清奇。 万态付一笑,千春总片时。 此情能共适,得志任人嗤。 道重皆相契,心机独耻为。 瞿昙作良友,老圣是真师。 四海无余事,诸公足自怡。 仙岩拏钓艇,云锦种丹芝。 世俗为无谓,吾人还有宜。 红尘聊应迹,紫府去非迟。 终始怀观子,友持愧伯慈。 功成当并驾,六合恣傲嬉。 酒厌高阳价,人怀中古情。 把杯聊共乐,对景发新声。 十二分清气,三千外世荣。 天真聊所适,俗礼莫相婴。 蝉韵微微近,松声宛宛生。 林风侵坐冷,山月照人明。 籁静神尤爽,宵分气尚横。 星文玉烛焕,虎力紫亳轻。 得志非轩冕,游神必海瀛。 中元聊醉此,寓意笑虚名。

译文:

### 第一部分 咱们一同品尝着名家酿造的美酒,哪怕喝上三杯也毫不推辞。 敞开胸怀谈论着道的精妙之处,提起笔来创作崭新的诗篇。 虽然我身体还有些不适,但还是勉强参与其中。这份欢乐的感觉真是广阔而深远啊。 稀疏的星星连接着遥远的银河,清澈的绿水在眼前的池塘中泛着光。 可惜我们作的诗比不上裴君那样精妙,真惭愧让好友知道我这水平。 心境超脱,既清净又聪慧,安定平和时就像痴傻一般默默无言。 近处有美丽的新荷,皎洁的明月毫无尘埃相伴左右。 山间的微风细细地吹来,银色的烛火明明暗暗地闪烁着。 ### 第二部分 我们用赏识的目光随意浏览着周围的景致,可别把那朱帘放下来遮住了这美好。 困意完全消散,吟诗的灵感愈发清新奇特。 世间万千姿态都付之一笑,千年的时光在此时也不过是片刻而已。 这份情感能让我们共同享受,就算被人嘲笑得意忘形也无所谓。 我们看重道义,彼此心意相通,唯独以玩弄心机为耻。 把瞿昙(释迦牟尼)当作良友,将老子视为真正的师长。 四海之内没有什么多余的烦心事,诸位足以自我怡然自乐。 到仙岩那里驾着钓艇游玩,在如云锦般的地方种植丹芝仙草。 ### 第三部分 世俗之事在我们看来毫无意义,而我们有自己适宜的追求。 在这红尘之中姑且留下踪迹,前往紫府仙境也不会太迟。 始终怀念着观子,和伯慈相交我心中有愧。 等到功成名就之时,我们要一同驾车遨游,在天地之间肆意嬉戏。 这酒可不在乎像高阳酒徒所推崇的那种高价,我们的人心中怀有中古时代的深情。 端起酒杯暂且共同欢乐,面对眼前的景色发出新的吟唱。 我们身上有十二分的清气,将三千的世间荣华抛在脑后。 只让天真的本性得到畅快,别让世俗的礼节来束缚我们。 ### 第四部分 蝉鸣声微微地靠近,松涛声宛转悠扬地响起。 山林间的风袭来,让座位都有了寒意,山间的明月照着人亮堂堂的。 万籁俱寂时精神格外清爽,到了半夜时意气依然豪迈。 星辰闪耀如美玉般的烛光光彩夺目,笔力遒劲仿佛有虎虎生气。 真正的得志不是追求高官厚禄,遨游心神必定要去那大海瀛洲。 在中元之夜姑且在此沉醉,把心意寄托在这谈笑间,嘲笑那虚名。
关于作者
宋代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