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人观牧图

作官畏人嘲,胡孙骑牧牛。 却离大江水,还家整归舟。 还家此计不可移,此乐勿令儿辈知。 行歌带索拾遗穗,耳静不复闻征鼙。 功名亦妄尔,吾生去此将安之。 趁此青草长,自牧牛与羊。 不减九十头,何翅三百强。 沙平水浅南山下,千角万蹄如此画。 牛腰吹笛溯秋风,不问人间矍铄翁。

译文:

当官啊,总是害怕被人嘲笑,就好像让猕猴骑在牛背上一样不伦不类。 于是我离开了那滔滔的大江之畔,回到家乡去整理归乡的船只。 回到家乡这个打算已经坚定不移了,这份快乐可不能让晚辈们知道。 我要一边唱着歌,身上系着绳索去捡那田里掉落的谷穗,耳朵安静下来,再也听不到出征的战鼓声。 所谓的功名不过是虚妄罢了,我这一生如果远离这种生活,又能到哪里去呢? 趁着现在青草正繁茂,我要自己去放牧牛和羊。 我的牛羊数量不会少于九十头,何止三百多头呢。 在那南山之下,沙地平坦、河水浅浅的地方,千万只牛羊的角和蹄子就像这幅牧图里画的一样。 我要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迎着秋风,再也不管人间那些所谓精神矍铄、追求功名的老人。
关于作者
宋代崔𬸘

崔𬸘(一○五七~一一二六),字德符,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父毗徙居颍昌,遂为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墨庄漫录》卷三),调凤州司户参军,筠州推官。徽宗初立,为相州教授。以上书入邪等,为蔡京所免。政和中,调绩溪县令。宣和中监西京洛南稻田务,亦以事免。六年(一一二四),起通判宁化军,召为殿中侍御史。钦宗继位,授右正言。未几,以龙图阁直学士主管嵩山崇福宫,命下而卒,年七十。事见《新安志》卷五、《永乐大典》卷二七四四《祭崔正言文》,《宋史》卷三五六有传。崔𬸘诗,据《道乡集》、《墨庄漫录》等书所引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