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定夫见过晡饭既去烛下目昏不能阅书感而赋之

烟草里门秋,暮气幽人宅。 遥知金轮升,户牖粲虚白。 风驱云将来,市声落几格。 连曹属解鞚,一饭已扫迹。 余膻未洁鼎,傲鼠已出额。 铜英洗病眼,乌舄畏断册。 已为儿辈翁,兹事岂不迫。 昔见羡门生,童子身三尺。 捐家问道要,颛声不好剧。 颇观鸟迹书,保气如保璧。 贪饵投祸罗,煎丝废前绩。 上惭玄元教,溘死有余责。 浊镜在两眸,看朱忽成碧。 当时方瞳叟,变灭云雾隔。 肝劳忧久痼,瞑坐救昏幕。 尚须文字间,侵尽百年客。 非图瞩秋毫,所要分菽麦。

译文:

### 大致背景 这首诗是周邦彦在友人游定夫来访共进晚餐后,因烛下目昏无法读书而有感创作的。诗中既描绘了当时的环境,也抒发了自身的感慨,还回顾了往昔求学问道之事并反思当下。 ### 逐句翻译 1. **烟草里门秋,暮气幽人宅。** - 秋意中,里门处弥漫着如烟的雾气,幽静之人所住的宅子也被暮霭笼罩着。 2. **遥知金轮升,户牖粲虚白。** - 我知道那明月(金轮)即将升起,到时候门窗都会被映照得一片明亮。 3. **风驱云将来,市声落几格。** - 风赶着云朵飘来,街市上的喧闹声隐隐约约地传到了我的几案边。 4. **连曹属解鞚,一饭已扫迹。** - 游定夫和他的下属解开马缰绳来访,吃过一顿饭后就都离开了,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5. **余膻未洁鼎,傲鼠已出额。** - 锅里还残留着饭菜的膻味没来得及清洗,那大胆的老鼠就已经探出头来。 6. **铜英洗病眼,乌舄畏断册。** - 我用铜锈磨成的药来清洗患病的眼睛,可双脚却害怕靠近那些残缺不全的书籍(怕看了眼睛更不好)。 7. **已为儿辈翁,兹事岂不迫。** - 我如今已经成了儿孙们的长辈,而像读书求知这件事怎么能不紧迫呢。 8. **昔见羡门生,童子身三尺。** - 往昔我羡慕那些求学的门生,他们还是三尺高的孩童。 9. **捐家问道要,颛声不好剧。** - 他们舍弃家庭去寻求学问的精要,专心于学业,不喜欢喧闹的玩乐之事。 10. **颇观鸟迹书,保气如保璧。** - 他们广泛地阅读古代的书籍,保养自己的精气就像保护美玉一样。 11. **贪饵投祸罗,煎丝废前绩。** - 有些人却贪图名利的诱饵,陷入灾祸的罗网,就像蚕丝被煎熬一样,荒废了以前的功绩。 12. **上惭玄元教,溘死有余责。** - 我对上有愧于道家(玄元教)的教诲,如果突然死去,也是有很多责任的。 13. **浊镜在两眸,看朱忽成碧。** - 我的双眼就像浑浊的镜子,看红色的东西忽然看成了绿色。 14. **当时方瞳叟,变灭云雾隔。** - 当年那些目光炯炯、养生有道的老者,如今都如在云雾中消失了一样,难以见到。 15. **肝劳忧久痼,瞑坐救昏幕。** - 我因过度忧虑而肝脏劳损,疾病长久不愈,只能闭目静坐来缓解眼前的昏花。 16. **尚须文字间,侵尽百年客。** - 我还需要在文字学问中度过这有限的一生。 17. **非图瞩秋毫,所要分菽麦。** - 我并非想要像能看清秋天鸟兽毫毛那样明察秋毫,只是想要能分辨清楚基本的是非对错。
关于作者
宋代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