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台曲

玉颜如花越王女,自小矫痴不歌舞。 嫁作江南国主妃,日日思归泪如雨。 江南江北梅子黄,潮头夜涨秦淮江。 江边雨多地卑湿,旋筑高台匀晓粧。 千艘命载越中土,喜见越人仍越语。 人生脚踏乡土难,无复归心越中去。 高台何易倾,曲池亦复平。 越姬一去向千载,不见此台空有名。

译文:

有一位容颜如玉花般娇艳的越国女子,她从小就天真娇憨,不喜欢唱歌跳舞。 后来她远嫁成为了江南国主的妃子,却每日思念故乡,泪水像雨一样不断流淌。 江南江北的梅子都黄了,夜晚涨潮时,潮水漫上了秦淮江。 江边雨水多,地势又低湿,她便让人马上筑起一座高台,每天清晨在台上梳妆。 她下令用成千艘船运来越国的泥土,见到越国的人,听到熟悉的越地乡音,心里满是欢喜。 人这一辈子,一旦离开了故土就很难再回去,她也不再有回到越国的心思了。 可是那高台多么容易就倾塌了,曲折的池塘也会被填平。 这位越国的女子离世已经千年了,如今只见高台空有其名,却再也见不到她的身影。
关于作者
宋代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