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杏山

仙人药光明夜烛,种杏碧山如种玉。 春风裂石凤收花,赤颊离离照山谷。 卿云承日作阴润,猛虎守山防采𣃁。 高真筐篚入时贡,拜望通明荐新熟。 珠旒颔首一破颜,气压蟠桃羞若木。 自从移植近星榆,山水无光灵鬼哭。 长松枯倒流液尽,櫂頼牵藤多朴樕。 我思百年访灵异,羽褐虽存言语俗。 本非民土宰官身,欲断人间烟火谷。 行寻幽洞觅丹砂,傥见臞仙骑白鹿。 便应执箒洗仙坛,不用纤纤扫尘竹。

译文:

### 整体译文 仙人的丹药光芒闪耀,如同夜里的烛火一般明亮。他们在碧绿的山间种下杏树,那景象就好像种下了美玉。 春风强劲,好似能裂开山石,凤凰飞来收取杏花。成熟的杏子红扑扑的,挂满枝头,映照着整个山谷。 祥瑞的彩云在太阳下形成湿润的阴凉,猛虎守护着这座山,防止有人来挖掘采摘。 高洁的仙人将装满杏子的筐篚作为应时的贡品进献。朝拜通明殿,呈上刚刚成熟的杏子。 天帝头戴珠串的皇冠,微微点头露出笑容。这仙杏的风采,让蟠桃都相形见绌,若木也自愧不如。 自从仙杏被移植到靠近星榆的地方,原本的山水都失去了光彩,灵鬼也伤心哭泣。 山上的长松干枯,树液流尽,划船只能依赖藤蔓,到处都是矮小杂乱的树木。 我想着探访这百年来的灵异之事,虽然还有身着羽衣道袍的人存在,但他们说的话却很俗气。 我本就不是掌管一方土地的官员,想要断绝人间的烟火俗事。 我要去探寻幽静的山洞,寻觅丹砂。倘若能遇见清瘦的仙人骑着白鹿, 我就立刻拿着扫帚去清扫仙坛,不用那细细的竹扫帚也行。 ### 注释 1. **仙杏山**:此诗围绕仙杏山展开,讲述了仙杏的神奇以及移植后的变化等内容。 2. **药光明夜烛**:仙人的丹药发出的光像夜里的蜡烛。 3. **种杏碧山如种玉**:把在青山上种杏比作种玉,突出杏树的珍贵。 4. **春风裂石凤收花**:夸张地写春风强劲,凤凰来收取杏花,增添神话色彩。 5. **赤颊离离照山谷**:赤颊指成熟的杏子,离离形容果实众多,成熟的杏子映照着山谷。 6. **卿云承日作阴润**:卿云即祥云,祥云在太阳下形成湿润阴凉。 7. **猛虎守山防采𣃁(zhú)**:𣃁是挖掘的意思,猛虎守护山防止人挖掘采摘。 8. **高真**:高洁的仙人。 9. **筐篚(fěi)**:竹筐。 10. **通明**:通明殿,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宫殿。 11. **珠旒(liú)**:古代帝王皇冠前后的玉串。 12.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 13. **若木**:神话中的树名。 14. **星榆**:星名,这里指代仙界的某个地方。 15. **灵鬼哭**:仙杏移植后,山水失色,灵鬼伤心哭泣。 16. **长松枯倒流液尽**:长松干枯,树液流尽。 17. **櫂(zhào)頼牵藤多朴樕(sù)**:櫂同“棹”,划船;朴樕指矮小的树木,划船只能依赖藤蔓,周围多矮小杂乱树木。 18. **羽褐**:羽衣道袍,这里指身着道袍的人。 19. **民土宰官身**:掌管一方土地的官员身份。 20. **丹砂**:朱砂,道教常用来炼丹。 21. **臞(qú)仙**:清瘦的仙人。 22. **执箒**:拿着扫帚。
关于作者
宋代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