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暑不出

赫赫三万里,共煮一鼎汤。 蓬茅数椽屋,何处有清凉。 惟有摄心坐,憩此真道场。 清虚无一物,焚灼不能伤。 自我知此趣,两脚不下堂。 人皆笑我拙,我亦笑人狂。

译文:

在这炎炎夏日,广袤的三万里大地,就好像都被放进了一口巨大的鼎里煮着,到处都像滚烫的热汤一般酷热难耐。 我居住在这几间用蓬草和茅草搭建的简陋屋子中,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处清凉的地方。 只有收敛心神静静端坐,这才算是真正能让身心休憩的道场。 当内心达到清净虚无、空无一物的境界时,外界的炎热和灼烤也就不能伤害到我了。 自从我领悟到这个趣味之后,我就常常待在屋子里,连脚都不迈出堂屋一步。 人们都笑话我愚笨、不懂变通,可我也觉得他们狂妄、不知自我调节。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