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七日晨起

山鸦鸣晓晴,寒日在蓬荜。 老人欣然起,搆火温小室。 室中空无有,扫榻对像佛。 还观旧文字,尘土暗编帙。 一杯径就醉,四体寒若失。 隔窗即山麓,寒木鸣瑟瑟。 江民旱累岁,流冗东就食。 蛈蝗食陈蔡,千里无草色。 客来谈世事,亹亹语千百。 客去深闭门,颓然无我责。

译文:

十月七日的清晨,山里的乌鸦啼叫着,天放晴了,那带着寒意的太阳照在我简陋的房屋上。 我这老头子满心欢喜地起身,生起炉火来温暖这小小的屋子。 屋子里面空荡荡的,我打扫好床铺,面对着佛像。 我又去翻看以前读过的书籍,上面落满了尘土,把书册都弄得暗暗的。 我端起一杯酒,一下子就喝醉了,身上的寒意仿佛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透过窗户就能看到山脚下,那些枯寒的树木在寒风中发出瑟瑟的声响。 江边的百姓已经遭受多年旱灾了,他们成群结队地向东逃荒去寻找食物。 蝗虫把陈蔡一带的庄稼都吃光了,方圆千里一片荒芜,连草都看不到。 有客人来访,和我谈论起世间的事情,他滔滔不绝地说了好多好多。 客人走后,我紧紧地关上房门,疲惫地坐着,感觉自己无需再承担什么责任了。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