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不复兴,后来谁可数。 陵迟数百岁,天地实生甫。 假之虹与霓,照耀蟠肺腑。 夺其富贵乐,激使事言语。 遂令困饥寒,食粝衣挂缕。 幽忧勇愤怒,字字倒牛虎。 嘲词破万家,摧拉谁得御。 又如滔天水,决泄得神禹。 他人守一巧,为豆不能簠。 君独备飞奔,捷蹄兼骏羽。 飘萍竟终老,到死尚为旅。 高才遭委弃,谁不怨且怒。 君乎独此忘,所惜唐遗绪。 悲嗟痛祸乱,欲取彝伦叙。 天资自忠义,岂媚后人睹。 艰难得一职,言事竟龃龉。 此心耿可见,谁肯浪自苦。 鄙哉浅丈夫,夸己讪其主。 文章不知道,安得擅今古。 光焰万丈长,犹能伏韩愈。
读杜集
译文:
《诗经》里的“风”“雅”传统不再兴盛,后世文人中又有谁值得称道呢?
在文学逐渐衰落的数百年间,天地间终于孕育出了杜甫。
上天赋予他如彩虹般绚丽的才华,这才华在他的肺腑中闪耀、盘旋。
却又剥夺了他享受富贵的机会,刺激他投身于诗歌创作之中。
这使得他一生困于饥寒,只能吃粗糙的饭食,衣服也破破烂烂,满是补丁。
他心怀幽愤忧愁,勇敢地抒发愤怒之情,每一个字都有着能压倒牛虎的气势。
他那些嘲讽世事的诗句,能让众多权贵之家胆战心惊,谁又能抵挡他的笔锋呢?
他的诗作又如同滔滔洪水,幸亏有像大禹治水一样的才华将其疏导。
其他文人只掌握了一点小技巧,就像只能盛放豆子却成不了簠那样的大器。
只有杜甫兼具飞奔的速度和骏马、飞鸟的敏捷,才华全面且出众。
他一生如飘萍般四处漂泊,直至终老都像是个旅人。
如此高的才华却被朝廷委弃不用,谁能不怨恨愤怒呢?
可杜甫却唯独忘却了这些个人的恩怨,他所痛惜的是唐朝文化传统的衰落。
他悲叹国家的祸乱,想要重整社会的伦理纲常。
他天生就怀有忠义之心,哪里是为了讨好后人的目光呢?
他好不容易谋得一个职位,却因为直言进谏而处处受阻。
他的耿耿忠心显而易见,又有谁会愿意平白无故地自讨苦吃呢?
那些浅薄的人真是可鄙啊,他们夸耀自己,还诋毁杜甫。
他们根本不懂得文章的真谛,又怎么能在古今文坛独领风骚呢?
杜甫的诗文光芒万丈,连韩愈都对他十分钦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