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有感

前年至日在何处,寒事萧萧客许昌。 乞火夜温行客酒,披裘晓冒五更霜。 暮投阳翟荒凉驿,正见人家灯火光。 饥马卧嘶毛瑟缩,羸童晓对色苍茫。 二年旅宦孤村僻,东望归心洛水长。 佳节几逢长索寞,我生何事苦凄凉。 更无宾客青山满,只有风霜老树苍。 昭代宁须厌留滞,冯公白首任为郎。

译文:

前年冬至的时候我在哪里呢?那时我正孤身一人在寒冷萧瑟的许昌作客。夜晚,我像古人“乞火”一样,想办法弄来火种温热远行之人的酒;清晨,我披着皮裘,冒着五更天的寒霜继续赶路。 傍晚时分,我投宿到阳翟那个荒凉的驿站,正好看见人家屋内闪烁的灯火光。饥饿的马儿卧在那里嘶叫着,毛发瑟缩,瘦弱的书童清晨时面对着一片苍茫的天色。 两年来我在仕途上漂泊,住在偏僻的孤村,向东遥望故乡,归心就像洛水一样悠长。好几个佳节我都是在寂寞中度过,我这一生为什么如此凄凉呢? 周围没有宾客,只有满眼青山,陪伴我的只有风霜和那苍老的树木。在这政治清明的时代,又何必厌烦仕途的留滞呢?就像冯唐,头发都白了还只是个郎官,但也安然处之。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