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十二首 其一二

夜色川原合,秋声草木催。 星辰随地阔,河汉写山来。 栖鹤凉先警,饥乌夕未回。 高楼对斜月,鸣笛正清哀。

译文:

夜幕降临,山川和平原渐渐融合在一起,一片昏暗。秋天的气息催促着草木开始凋零,发出瑟瑟的声响。 放眼望去,广阔的大地延伸向远方,星辰仿佛也随着大地的辽阔而更加璀璨。那银河仿佛从远处的山峦流淌而来,像是一条闪耀的光带。 栖息的仙鹤似乎最先察觉到了凉意,发出警觉的鸣声。饥饿的乌鸦到了傍晚还没有归巢。 我独自站在高楼上,面对着那倾斜的月亮。此时,远处传来清脆而哀伤的笛声,在这寂静的夜中显得格外清晰。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