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蛩有感

遥夜飞萤动秋思,独卧空山惊晚岁。 可堪六月已闻蛩,日暮咿咿响庭际。 关河多风气萧索,碧树先秋早摇落。 鸣机夜织常怨寒,白纻吴衫苦轻薄。 年年促织谁最悲,堂上美人愁翠眉。 清砧捣练对残月,玉筯啼红裁远衣。 唐风诗人劝其主,行迈苦迟嗟岁暮。 山城听汝已三年,三年白发多于故。 飘飘秋梦到江湖,我欲东归鲙碧鲈。 安能为尔将双泪,岁岁风前沾客裾。

译文:

在这漫长的夜晚,飞舞的萤火虫勾起了我秋日的情思,我独自躺在空旷的山里,猛然惊觉自己已到暮年。真让人难以忍受啊,才六月就已经听到了蟋蟀的叫声,傍晚时分,那“咿咿”的声音在庭院边响个不停。 关河一带风多,景象一片萧瑟,碧绿的树木还没到秋天就早早地开始落叶。织布机在夜里不停运转,织女常常抱怨天气寒冷,那白色苎麻做成的吴地衣衫实在是太单薄了。 每年这促织声中谁最悲伤呢?是那堂上的美人,她紧蹙着翠眉满是忧愁。清冷的捣衣声伴随着残月,美人哭得泪水纵横,裁剪着寄往远方的衣物。 《唐风》里的诗人曾劝诫君主,感慨远行迟缓而岁月将尽。我在这山城听你(蟋蟀)鸣叫已经三年了,这三年我的白发比过去更多了。 恍惚间,秋天的梦境带我到了江湖之上,我想要东归故乡去品尝那鲜美的鲈鱼脍。怎么能为了你这蟋蟀声而一直流泪,年年在秋风中沾湿我这游子的衣襟呢。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