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大雨呈无咎

初伏炎炎坐汤釜,长安行人汗沾土。 谁倾江海作清凉,玄云驾风横白雨。 普陀真人甘露手,能使渴乏厌膏乳。 且欲当风展簟眠,敢辞避漏移床苦。 清贫学士卧陶斋,壁上墨君澹无语。 翰林但解嘲苜蓿,彭宣不得窥歌舞。 联诗得句笑出省,策马涉泥归闭户。 床头余榼定何嫌,窗外石榴堪荐俎。

译文:

在初伏天里,酷热难耐,人就像坐在滚烫的汤釜之中,长安城里的行人们,汗水流淌下来,都沾到了尘土上。 究竟是谁倾倒了江海,为世间带来了清凉?只见乌云在风的裹挟下翻滚而来,紧接着便有如白色雨幕般的大雨倾盆而下。 这雨就好似普陀真人那有着洒下甘露本领的手,让那些干渴困乏的人尽情享受着滋润,如同喝饱了膏乳一般畅快。 我此刻只想迎着风,展开竹席躺下好好睡一觉,哪怕为了躲避屋顶漏下的雨水而搬床折腾,我也不会推辞埋怨。 我这清贫困顿的学士就像陶潜一样,静静地卧在简陋的书斋里,墙壁上那淡雅的墨竹也安静得好似默默无语。 就像当年的翰林官员只能拿盘中的苜蓿菜来自我解嘲生活的清苦,我也没有机会去观赏那歌舞声色。 和朋友一起联诗,得到妙句后,我们笑着走出官署,然后骑着马,趟着泥泞的道路回到家中,关上房门。 床头还剩下几壶酒,这又有什么可嫌弃的呢?窗外的石榴正好可以用来当作下酒的菜肴。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