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才出示孙尚书诗求鄙作

往时家分宁,风俗喜追随。 挽留杯酒间,往往醉如泥。 比年舍临汝,闭关无相知。 牢落三周星,淹泊一水湄。 人事即渐熟,邻曲不复疑。 闻有长者客,清谈颇忘疲。 宗盟晚相遇,佳此野鹤姿。 过我忽长鸣,倾倒胸中奇。 借问所从来,半世游京师。 群贤共文字,声名冠当时。 自得固有余,足能攀桂枝。 上以荣北堂,下以光衰迟。 故山未暇往,旧游不足思。 墙东或可隠,便拟营茅茨。 奇怀傲南窗,幽花撷东篱。 是亦差可乐,去此将何为。 恨未识胥邓,论交尚差池。 不妨气类求,相与慰渴饥。 同姓纷在眼,邈然弃如遗。 此道已浇薄,君乃敦笃之。 何当美盛德,老矣徒嗟咨。 黄嬭厄兵火,荒唐废文辞。 毛子素偃蹇,岂复能发挥。 谁为国士重,自有尚书诗。

译文:

过去我家住在分宁,当地风俗喜欢相互往来。人们常常相互挽留,在杯酒之间,很多时候都醉得像泥一样。 近年来我居住在临汝,闭门谢客,没有什么相知的人。孤独寂寞地过了三年,一直停留在一条水边。 随着时间推移,对周围人事渐渐熟悉,邻里们也不再对我有疑虑。听说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客人,与人清谈让人忘记疲倦。 我们同宗之人在晚年相遇,欣赏你那如野鹤般超凡的姿态。你前来拜访我,突然畅所欲言,倾吐出胸中的奇思妙想。 我问你从哪里来,你说半生都在京城游历。和众多贤才一起舞文弄墨,声名在当时十分显赫。你自身本就才华出众,足够能在科举中高中。上可以让母亲感到荣耀,下可以为自己的暮年增添光彩。 只是故乡还没来得及回去,旧日的交游也不值得再去怀念。也许可以在墙东隐居,马上就打算建造茅屋。怀着奇情逸致傲对南窗,在东篱采摘幽美的花朵。这样也还算快乐,离开这里又能做什么呢? 遗憾我没结识过胥邓,与人结交还总是错过时机。不妨按气质相投去寻找朋友,相互慰藉彼此的渴望。 同姓之人很多就在眼前,却像被远远抛弃一样不相往来。这种世风已经很淡薄了,而你却能真诚深厚地对待同宗情谊。 真应该赞美你的美好品德,可惜我老了只能徒自感叹。黄嬭遭遇兵火之灾,文章之事变得荒诞荒废。毛子向来高傲,哪里还能有所发挥。 谁能被当作国士看重呢,自然有尚书的诗来证明。
关于作者
宋代吴可

建康人,字思道。原名默。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尝以诗谒苏轼、刘安世,得二人称勉。为蔡绦所用,又出入梁师成之门。累官至团练使。宣和末避战乱辞官,责授武节大夫致仕。有诗名,兼长于词。主张学诗当以杜甫为体,以苏轼、黄庭坚为用。有《藏海居士集》、《藏海诗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