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云晚归寄真师

每扣禅关即晚归,尘中回首万缘非。 不愁幻翳迷心地,且听潮音振祖衣。 归路往来无别径,夜光清彻有余辉。 虎溪旧社知重约,陶令如今已息机。

译文:

每次去参访禅院,等到叩问完禅理就已经天色很晚,该回去了。回首尘世,感觉所有的因缘际会都是虚幻不实的。 我并不担忧那些如幻翳般的杂念迷惑了我的内心,只想静静聆听那如潮水般的佛法之音,让它在我的僧衣上震荡回响。 我来来去去的归途中并没有别的小路可走,就沿着这一条路往返。夜晚的月光清澈明亮,洒下一片清幽的光辉。 我知道,曾经在虎溪结社谈佛论道的约定应该重新践行起来了。如今的我,就像当年的陶渊明一样,已经放下了世间的机巧之心,只愿一心向佛。
关于作者
宋代杨时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历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为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为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著书讲学,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并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