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环翠楼

方壶七万神鼇连,琼台缥缈居灵仙。 鲸翻海运成桑田,异境谁使夸娥迁。 铦锋四面苍圭圆,巨灵巧以青瑶镌。 揉风洗雨净娟娟,修眉浮空秀争妍。 清溪回旋泻幽泉,下有澄澜湛洄渊。 绣楣雕栏欲飞翻,凌切汉道摩星躔。 恍如直跨须弥巅,琉璃凝光围四天。 喜君妙龄谢世喧,萱堂慈颜白盈颠。 儿童牵衣戏蹁跹,优哉此乐谁与先。 嗟予昔以三釜悬,投身世网百虑煎。 今乎老矣诚可怜,狙猿何用簪缨缠。 子云终须守一廛,诛茅结屋才数椽。 薜衣杂佩纫兰荃,手披白蟫玩青编。 春晖不报常欿然,虽有至乐安能全。

译文:

传说中那方壶仙山由七万只神鳌相连托举,琼楼玉宇缥缈其间,住着各路灵仙。 大海翻腾、巨鲸迁徙,沧海都变成了桑田,这奇异的仙境是哪位像夸娥氏那样的大力神搬来的呢? 环翠楼四周,山峰如锋利的青色玉圭般圆润,像是巨灵神用青瑶精心雕琢而成。 山风轻拂、山雨洗涤,山色明净秀丽,如美人的秀眉浮空,竞相展现着妍姿。 清澈的溪流迂回曲折,流淌着幽深的泉水,下面是一汪清澈平静、水波回旋的深潭。 环翠楼上,雕花的门楣、栏杆仿佛要飞起来一般,高耸入云,几乎能触摸到天上的星辰轨迹。 站在楼上,恍惚间仿佛直接跨越到了须弥山的山巅,四周被琉璃般的光芒所环绕。 欣喜你正当妙龄就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而你的母亲已白发苍苍。 孩子们牵着你的衣服欢快地嬉戏,这般悠闲自在的快乐,谁能与之相比呢? 可叹我往昔为了微薄的俸禄,投身世俗的罗网,被各种忧虑煎熬。 如今我已年老,实在是可怜,何必像那被束缚的猴子一样,被功名利禄所纠缠。 你最终要守着这一方土地,砍去茅草,搭建起几间简陋的房屋。 身披薜荔之衣,佩戴香草,手持书卷,细细研读。 可我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心中常常愧疚不安,即便有至乐之事,又怎能圆满呢?
关于作者
宋代杨时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历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为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为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著书讲学,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并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