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值雨

平沙涨雪清江𣸣,水花照日红生鳞。 轩然五老出城表,雕玉万仞窥长身。 云巾星弁覆华顶,飞泉漱瀑垂天绅。 平生未识庐山面,碧𪩘横云望中见。 江头一夜雨衔天,奔浪号风作悲健。 朝来淤泥没牛马,咫尺坐论千里远。 芒鞋拄杖挂尘屋,神马尻轮欻飞转。 卧龙庵前碧眼翁,日饮山渌餐溪松。 神融气合八荒外,此心烱烱宜先通。 未须勒移却俗驾,会应一洗尘寰空。 寄言归侍壶丘子,他日来游当御风。

译文:

在那江水的岸边,平坦的沙滩上好像涌起了白色的雪浪,清碧的江水泛起层层涟漪。江面上的水花在阳光的映照下,闪耀着粼粼波光,好似泛起了红色的鳞片。 巍峨的五老峰傲然矗立在城郭之外,宛如万仞高的玉雕巨人,昂首俯瞰着世间。山峰上云雾缭绕,好似戴着云巾、星弁的仙人华冠,飞泉瀑布从山间倾泻而下,就像垂挂在天空的丝带。 我这一生从未亲眼见过庐山的真面目,如今在眺望中,那碧绿的山峦在横云间若隐若现。 江头的夜晚,雨幕仿佛与天空相连,奔腾的波浪在狂风中呼啸,发出悲壮而雄浑的声响。 早晨起来,只见江边的淤泥已经没过了牛马,原本近在咫尺的距离,此刻却感觉像是远隔千里。 我把芒鞋和拄杖挂在满是灰尘的屋子里,此时的出行工具就像神马驾车,瞬间飞驰而去。 卧龙庵前有位碧眼的老者,每日饮用山间的清泉,采食溪边的青松之叶。他精神与天地相融,气息与万物合一,心境超越了八荒之外,这颗澄澈明亮的心应该早已通达世间真谛。 不必像《北山移文》那样去讽刺那些世俗的车马之客,因为他定会有一天洗净这尘世的污浊。 我在此寄语回去侍奉壶丘子的人,日后再来游玩时,应当能如乘风而行般自在洒脱。
关于作者
宋代杨时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历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为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为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著书讲学,东南学者推为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谥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为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并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